栏目导航
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
作者:陈小平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于都客家唢呐 历史脉络 音乐形态 文化意义 
描述:准确和全面地考察和研究。 第一章对我国近期唢呐音乐的研究成果做了初步的整理和归纳。其中包括唢呐艺术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唢呐的源流以及唢呐的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自身的源流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进行客家唢呐艺术研究之前,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客家人迁移情况做了详细的梳理。另外,本章对于都客家唢呐在当代的存在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整理。 第三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音乐本体形态做了全面的研究。笔者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十二首曲牌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于都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习俗等归纳出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独特风格。 第四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究。本章试图通过对于都客家人的信仰习惯、以及风俗礼仪等方面对其进行文化学意义的追...
乡村视野中的客家地区妇女生活:以民国《简阳县志》为中心
作者:张海熔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乡村视野 客家地区 妇女生活 民国《简阳县志》 
描述:家地区移民女性及其后裔为研究对象,拟将简阳客家乡村地区妇女生活置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野下进行观察与剖析,旨在具体展现清末民国社会变革时期四川乡村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画面,揭示妇女性别角色流转的轨迹与意义。本文由八部分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是就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缘由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一章,首先对简阳历史沿革和地理概况进行梳理和介绍,以便让读者对本文所涉及的田野调查目标区域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一个台阶——“为人女”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父权制度下,如何通过教育途径,唤醒女子承担与男子一样赡养父母的责任担当意识的过程与意义。第三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二个台阶——“为人妻”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夫权制度下,妇女如何通过偕夫经营家业、侍奉姑婆、为夫守节等生活的过程与意义。第四章,本章以女性人生第三个台阶——“为人母”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在“尊母”的文化传统下,妇女如何成长为家庭的核心,拥有独立处理事务的权力的过程与意义。第五章,本章将女性置于家庭——社会,传统——现代的场域中进行观察,着重论述劳动女性投身社会事业的过程与意义。第六章,本章通过回溯历史,以民国《简阳县志》这部由男性书写的文本作为依据,初步解读社会变迁下女性性别角色特征与意义。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认为,性别仅仅是一种生理属性,不应该超越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是男人是女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义务。
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信仰的杂糅:鬼叔中“风土系列影像”研究
作者:蔡月宇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独立纪录片 “风土系列影像” 鬼叔中 毛晨雨 
描述:到了已知世界,不仅是由于奇特,更是由于平常。①纪录片,以1922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为开山之作。纪录片作为纪实性的文化影视作品,为人们认识自我和他人提供了一扇窗口。中国独立纪录片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鬼叔中用影像纪录的方式搜寻福建宁化乡间的风土民俗,欲以此来“为农耕时代唱一曲挽歌”。由于鬼叔中的拍摄对象是乡间的风土民俗,故采用“风土系列影像”的称谓。本文以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访谈,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为以福建宁化客家的风土民俗为拍摄对象的“风土系列影像”配以文字理论上的阐述,发掘其作为“非官方性质”的文化搜寻抢救影像活动的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创作者研究,影像研究和比较研究。首先,在创作者研究中,本文尝试从鬼叔中的多重身份(客家人,诗人和独立影像作者)出发,从影像作品反观作者本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鬼叔中的独立影像作品中,体现出了在其影像创作上的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思想的杂糅;其次,在影像研究中,本文分别从传统技艺和传统宗教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来对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进行影像分析。在传统宗教文化方面试图引入人类学仪式理论来分析客家人的泛神信仰;最后,在比较研究中,本文将鬼叔中的《罗盘经》和毛晨雨的《神衍像》进行影像对比分析。发现这两部作品虽同为乡土题材的独立影像,但在主体性介入、诗意和仪式元素方面所存在的不同之处。本文将鬼叔中的独立影像与其他影像进行比较,在更深层次上来解读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试图发掘其特殊价值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西文化之间的韩素音
作者:杨亚东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韩素音 认同焦虑 双重立场 跨文化困境 
描述:证、全面的认识。因介绍研究的视角不同,韩素音相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象:客家文化名人、爱国人士及跨文化之桥。通过深入探讨这三种误读产生的原因、方式及结果,我们认识到:第一,韩素音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的内在动因是身份认同的焦虑,根本原因是文化归属的危机。认同的双重性是她对所遭受的文化上的双重疏离的心理应对。自传的写作是摆脱焦虑的努力。第二,韩素音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表明了她第三世界人民的立场,但在这种立场下,又潜藏着自己身处第一世界的优越感。这种双重立场的存在,既有她自身经历的原因,又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必然。第三,韩素音被视为跨文化的桥梁,但同时,她作为公民在生活中遭到双重拒斥,作为作家在文学史中遭到双重拒斥。
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研究
作者:王东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央苏区 红色设计 客家文化 影响 融合 
描述:深入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认为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借鉴吸收客家文化的优良成分,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喜爱的设计风格,补充和提高了红色设计自身的表现力。在借鉴吸收时,思路明晰,方法得当,借鉴吸收的都是人民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的东西,经扬弃、吸收,达到融合与发展,创造出新的主题、新的表现形式,具有中国气势的新的设计。与此同时,客家文化也以积极的、开放的姿态,尽可能地将优秀的红色设计基因融如其中,反映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论文首先对中央苏区时期红色设计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归纳;其次深入探讨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概念、特征;并从客家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精神、客家与红色设计师,党和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红色设计...
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教育传承研究
作者:金冉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红色歌谣 中央苏区 教育传承 
描述:欣欣向荣的景象。本论文将从四个部分来逐一论述;第一部分说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从大量的客家文学作品中我们得知客家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他们为赢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默默地耕耘,收获。由于革命战事的需要,本着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方向,以“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施途径的一系列革命群众路线,使得中央苏区呈现出热烈的战斗气氛。而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在壮大革命声势、提升革命热情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部分用举例的形式阐释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内涵与功能,笔者将苏区红色歌谣分门别类进行阐释,通过这种歌谣的形式充分再现了中央苏区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当代教育价值,红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德育功能等。在传统文化大力推广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给民间音乐以音乐伦理学的关怀,实现其应然状态,那么民间音乐文化势必获得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第四部分指出红色歌谣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传承与发展上需要多方力量的努力和帮助,力争实现其内在价值。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与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时期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永远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方面加以论述,同时将红色歌谣作为校本如何开发,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给以说明。结语部分:系统梳理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教育意义,苏区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理论上是相互一致的。笔者在行文中试图从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论述,在“尊重传统,坚守家园”的宗旨基础上对中央苏区红色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以系统分析,同时对于红色歌谣给予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方面,以及红色歌谣与苏区精神方面的结合都作为重点论述,其目的就是将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加以传承发展。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红色歌谣进入大学校园,一改往日紧张的气氛,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伴随着激昂的歌曲尽情挥洒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中国高中生英语辅音发音的错误分析:以上海市某高中三年级学生
作者:刘莎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英语 汉语 汉语方言区 辅音发音 错误分析 
描述:在的主要错误和问题,但因实际考察情况和资源有限,决定除去客家方言区学生发音的调查研究。所以,这篇论文最终只分析研究了六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赣方言区,湘方言区,闽方言区以及粤方言区)来自上海某所中学高三学生的英语辅音发音问题,并且分析了可能产生这些问题和错误发音的原因,特别是母语的迁移影响,汉英两种语音系统的区别以及发音者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各方言区学生的录音采样,以及借助语音软件与标准音RP音的对比,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发音者在哪些音上存在问题,特别是那些我们人耳分辨不出来的语音区别特征。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带有很强的方言口音的高中生,特别是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学生,最容易用汉语的发音方式代替英语发音方式。总体来说,来自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发音问题和错误最严重而来自沿海城市,比如上海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则相对较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词首的/l/,/r/,/θ/,/e/,/?/,/?/,/?/的发音比较困难,错误百出。除了受普通话影响之外,各大方言区也有着自己的语音系统,导致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辅音时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从而发音时出现一些特殊错误。这些问题及错误可以归咎于错误的语音教学和学生正确的英语发音方法和技巧的匮乏。总体来说,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学生的固有发音习惯,学生的态度和心理以及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知识的不足都会影响学生的英语辅音发音。最后,作者根据研究的结果给予了一些英语语音教学和发音练习的建议。
中国广东省东部地区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林敏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潮汕人 客家人 血红蛋白病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描述:一类是地中海贫血,是由于某类珠蛋白肽链的合成速率降低,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 HPFH)也表现为珠蛋白合成异常,通常也被归类到“地中海贫血”的一类中。根据人类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数据库(http://globin.bx.psu.edu),截止至2011年12月份,全世界共发现1513种珠蛋白基因的变异,其中地中海贫血435种,异常血红蛋白1128种。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的基因,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以往的文献,我国的血红蛋白病发生率也比较高,存在着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差异,给整个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的血红蛋白发生。血红蛋白病常见于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的省区,特别是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在这些地区,其居高的发病率,已使血红蛋白病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病率及基因类型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的分布是不一致的。突变、迁徙、选择、融合、漂变与隔离等因素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布差异。广东省的东部地区(粤东地区),一般特指以下五个地区:潮州地区、汕头地区、揭阳地区、汕尾地区、梅州地区,是广东汉族三大民系之二的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地区总人口1577.4万人,占全省21.04%,人口密度达1005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阐明血红蛋白病在广东省东部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中的流行率及基因的分布。我们采用基因型和血液学表型结合分析的办法,系统的分析了来自潮州地区与梅州地区共26,679名5岁-70岁份样本,确认了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HPFH和δ8地贫)在潮汕人和客家人中的携带率和基因谱。同时尝试的从遗传学、地理和人群迁徙的角度分析了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基因型和所在地区、民系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此研究中我们报道了3种的在国内首次发现的血红蛋白病。方法1.人群样本:我们于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广东潮州地区(两县一区),采集年龄9-65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潮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1450名潮州人开展血红蛋白病的研究;于2011年2月-2011年6月在广东梅州市(六县一区),采集年龄5-70岁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样本。经户籍调查,剔除非梅州本地人样本,共对15229为客家人开展本次血红蛋白病的研究。2.血液学及分子分析:(1)异常血红蛋白调查:对所有的样本用醋酸纤维薄膜血红蛋白电泳(pH8.6)筛查异常血红蛋白,根据电泳的结果,对阳性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肽链分析。采用PCR-DNA测序法确定异常蛋白的突变类型,同时用Gap-PCR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常见地贫基因;(2)地中海贫血调查:对两地共3283份外周血样本均进行血常规分析,根据MCV<82fL的作为阳性指症进行筛查。对阳性样本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进行常规α及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3)HPFH及δβ地贫:用Hb F>5%作为阳性指症,将上述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筛查出的阳性样本,用MLPA技术检测β珠蛋白基因簇的长片段缺失类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采用Pearson χ2检验对梅州地区、潮州地区及文献中的其他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用Hardy-Weinberg平衡公式,计算不同地区的各种血红蛋白等位基因频率和杂合子频率,判断该调查群体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及基因谱本研究在潮州地区的11450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41例,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358%(41/11450)。在此41例异常血红蛋白,含5例(12.2%,5/41)Hb G-Waimanalo、4例(9.8%,4/41)Hb G-Chinese、4例(9.8%,4/41) Hb Ottawa、2例(4.9%,2/41)Hb J-文昌-武鸣、4例(9.8%,4/41)HbQ-Thailand、2例(4.9%,2/41)Hb New York、3例(7.3%,3/41)Hb J-Bangkok、17例(41.5%,17/41)Hb E。梅州地区的15229份标本中共检出异常血红蛋白73例,即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229)。在这些异常血红蛋白中以Hb E(24.7%,18/73)和Hb Q-Thailand(17.8%,13/73)居首位,其次是Hb New York (16.4%,12/73)和Hb G-Chinese(16.4%,12/73),这四种主要的异常血红蛋白合占了68.5%。此外的的6种异常血红蛋白分别是HbJ-Broussais(1例)、Hb J-文昌-武鸣(4例)、Hb J-Bangkok(7例)、Hb Queens(2例),Hb G-Waimanalo (1例),Hb G-Siriraj(3例)。我们发现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479%,73/15229)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0.358%,41/11450),但差异显著性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卡方检验对两个地区的同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Q组(P>0.05)、GD组(P>0.05)、E组(P>0.05)、J组(P>0.05)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潮汕人群的样本与梅州客家人群之间不存在着统计学差异。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我国的其他地区报道比例。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地中海贫血分子发生率及基因谱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我们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了梅州地区(15.9%,254/1600)及潮州地区(6.12%,103/1683)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03)。基因型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a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β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HPFH及δβ地贫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Ⅰ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结论广东省东部地区的人群主要由客家语(Hakka)系和是潮汕语系(Holo,即河洛语系)的人口组成。其中梅州为传统的客家语主流文化区;潮州为福佬语主流文化区。据史料记载,潮汕先民和客家先民是南迁的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系。目前为止,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及客家人群未见有详细的、系统的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是在将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了中国南方粤东地区的潮汕人群和客家人群中血红蛋白病的携带率和分子特点。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和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各有各自的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异常血红蛋白在本课题中,我们在潮州地区11450名潮汕人中,发现41例异常血红蛋白,即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携带率为0.358%(41/11450),与往报道的广东省平均发生率(0.368%)和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0%)的数据相近,彼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也与八十年代报道的临近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检出率0.333%一致(P>0.05),高于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P<0.05);在梅州地区15229名客家人中,发现异常血红蛋白73例,发生率为0.479%,相略低于八十年代年报道的梅州普查的0.57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于广东省的平均发生率(0.393%)(P<0.05),亦高于长江以南7省的平均水平(0.333%)(P<0.05)和长江以北7省的平均水平(0.1710%)(P<0.05),在全国各地区来说仅明显低于云南(5.94%)(P<0.05)。对比本次研究的潮州地区和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率,梅州地区客家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潮州地区潮汕人群样本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但两者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异常血红蛋白的品种组成结构来看,粤东地区无论潮汕人群或客家人群中的异常血红蛋白均以以E组和GD组为主,潮汕人群中E组占41.9%和GD组占31.7%;客家人群中E组(24.7%)据首位,GD组(21.9%)紧接其后。与以往其他地区的数据相比较,粤东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总体(15229例+11450例)的GD组(16例+13例)发生率(0.108%,29/26679)高于广东其他地区(广州、佛山、湛江三地区)的GD组发生率0.018%(12/66539)(P<0.05)。我们推测这是由于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北方汉人的基因成分高于广府人,因此因此粤东地区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体现出北方汉人特点的GD组异常血红蛋白的比例就高于广东的其他地区人群。而Hb E自遥远的东南亚地区由南向北传播,是南方汉族人群中广泛存在的主要异常血红蛋白,因此在粤东的潮汕人及客家人群中的比例最高。K组异常血红蛋白(Hb New York)的发生率及比例,梅州客家人明显高于潮汕人,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学术界均认为Hb K New York起源于客家人,随着客家人祖先南迁和漂泊传递到世界地区。与以往的报道不一样的是本次调查发现的Hb Q-Thailand在梅州地区分布平均,无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不像以往文献报道的‘’Hb Q-Thailand主要集中于大埔和丰顺两县”,我们推测其可能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地区之间人员流动的加剧,导致了这种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消失。总体来说,梅州客家地区及潮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基因品种及频率可以看出具备有以上所述的的客家人群及潮汕人群均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既有较高比例的北方人群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GD组,也具有南方人群的异常血红蛋白E组和J组。地中海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本研究是在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一致的基础上获得的粤东两个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贫的调查资料,发现潮州地区的人群中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6.12%(103/1683),梅州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的总携带率为11.5%(184/1600)。本次调查中梅州地区客家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的地贫基因携带率(P<0.01),高于深圳地区的携带率(6.49%)(P<0.05)、香港地区的携带率(8.3%)(P<0.05)。α地中海贫血在潮州人群中的携带率为4.63%(78/1683),占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样本的75.7%(78/163)。与以往徐湘民等报道的的汕头地区潮汕人群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基因型以-α3.7为主,其次为--SEA的结果不一致,我们发现潮州地区的潮汕人群以--SEA为主,其次为-α3.7。100%为缺失型地贫α地中海贫血,未能检出以上的2种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梅州客家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44%(135/1600),其中缺失型α地贫132例,人群发生率为8.25%(132/1600),基因型与潮州地区一样,以--SEA为常主,其次为-α3.7。与潮州地区的筛查不同,梅州地区筛查出3例突变型α地贫,分别为2例QS和1例CS。在基因型的比例及分布与以往文献报道的一致。p地中海贫血在潮州地区人群的基因携带率为1.49%(25/1683),低于梅州地区客家人群的2.81%(45/1600)。两地之间的基因谱基本一致,且两地的基因谱与以往香港、中山地区的结果的类似。基因型以CD41-42-TCTT和IVS-II-654C>T为主要基因型。我们推测,两地之间的地贫发生率的差异是由于而南北之间的汉族的基因成分比例也决定的。潮汕人群的北方民族的基因成分高于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群,因此地贫的携带率低于梅州客家人。两者之间的地贫都是同样的南方汉族所携带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地贫基因型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发现了四例Hb F>5%的样本,包括2例两例越南型HPFH、1例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1例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其中的Dutch I型12.6kb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和Belgian Gγ(Aγδβ)地中海贫血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在我国均属于首例。
中国传统古筝南北流派及蒙古筝的比较研究
作者:敖登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古筝 三大流派 地理文化环境 艺术特征 
描述:。古老的筝乐它不光记载着我们的过去,还传递给了我们:借鉴昨天传承明天的使命;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细细体味这古老音乐的博大和精髓。古筝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无论是向南向北发展,都与当地的戏曲、说唱音乐和民间音乐息息相关,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筝流派。一副茫茫九派流中国的画卷历史性的展现开来,这些流派又分为南方筝派、北方筝派。南方筝派有: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北方筝派有:山东筝、河南筝、陕西筝和一枝独秀的蒙古筝(雅托噶)。蒙古筝既不属南派也不属北派,它就像一匹飞驰的骏马在内蒙古这片浩瀚、肥沃的土地上,用它那独特的民族风格表达着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着重从传统古筝三大流派的形成概况、源远流长的艺术和三派与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及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了探究,对三派的古筝艺术特征作了分析比较,对当代古筝艺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阐述。
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以华族春节为个案
作者:亓延坤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新加坡 华族春节 中华文化 
描述:《源》等为主要参考文献,结合报刊、网络、专著、论文等相关资料,分“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平稳发展”、“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式微”、“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重生与新发展”三部分阐述了春节民俗节日文化在新加坡传承与发展的情况,以期从一个角度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指出,主要祖籍为闽、广府、潮汕、琼、客家等地的新加坡公民,在新加坡特定的自然人文脉络下建构新的华人社会的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华族春节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并将之升华为国家的文化资源,成为今天新加坡华族文化乃至新加坡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0年的历史积淀,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形态,已发展成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集体历史记忆,并将继续扮演华族文化薪火传承载体的角色。